芯片封裝彈片、芯片短缺已經影響到汽車、手機、消費電子等終端行業。由于芯片代工企業的產能很難快速擴張,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輪的芯片短缺可能要到明年年底才能緩解。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到來,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芯片供應。中國市場的全面復蘇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的增長,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
除汽車外,手機芯片也開始短缺,芯片企業甚至出資幫助代工廠擴產。聯發科計劃拿出16.2億新臺幣購買用于芯片制造的設備,租借給供應鏈廠商力晶,以提高產能。
目前,臺積電、三星、格芯、聯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企業的產能持續爆滿。
中芯國際全球銷售及市場資深副總裁彭進表示,芯片代工產能緊張的第一個原因是需求增長遠超預期。5G的到來推動手機和基站對芯片的需求增長,每部手機的PMIC芯片數量也從平均4至5顆增加到了7至8顆。汽車網聯化、IoT/智能家居需求持續上行,以及新冠疫情“宅經濟”效應帶動服務器、PC大幅增長,也導致市場對芯片的需求急劇增加。
目前汽車電子、手機、智能家居等消費類電子需求的增長已遠遠超過產能的增長預期,疊加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體系的影響,導致8英寸晶圓的產能出現明顯不足。
終端廠商的備貨也加劇了代工廠產能緊張。華為之后,其他手機廠商為了保證供應鏈安全以及搶占市場,今年開始大規模備貨,造成代工廠產能緊張,廠商的交貨周期大為延長。
中芯國際宣布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在北京建廠,生產12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中芯國際產能釋放要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無法很快緩解目前的產能緊缺問題。這一輪的芯片緊缺差不多要延續到明年年底才能結束。
目前,芯片封裝彈片、芯片制造已經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卡脖子“短板”。芯片制造不僅是引進設備,更是要從新材料、精度、工藝等方面突破芯片制造設備的生產制造,才能從源頭上真正解決這一“短板”。
禾聚精密具備超一流的五金沖壓模具等加工設備,產自:日本、美國、瑞士等國家,模具整體精度達到正負0.002MM,使用壽命達到三億次以上。專業沖壓生產芯片封裝彈片、精密端子、外殼件、精密彈片等精密五金件。產品廣泛應用于精密連接器端子,繼電器彈片,微型馬達彈片,IC引線框架,汽車端子,醫療端子,等消費類電子部品行業。
禾聚精密聯系方式:135-2852-2558 陳先生
禾聚精密祝大家生意興隆,萬事如意,如想了解更多動態,可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禾聚公眾號。
禾聚,致力全球最專業的電子零部件精密沖壓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