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Q1全球PC市場縮水,未來關鍵在于廠商“大腦轉換”
種種因素導致一季度全球PC市場自近期經濟衰退結束后首次出現緊縮。IDC全球PC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2011年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下滑了3.2%。盡管之前對第一季度的預測已經略顯保守 - IDC預計PC出貨量僅增長1.5%,但各廠商依然保持穩定而謹慎的經營策略,消費者的熱情也依然不斷下降。燃油和商品價格的提高以及日本地震帶來的影響使情況變得更為復雜,進一步抑制了市場維持發展勢頭的努力。
PC市場信息明確表明,在購買力維持了超過一年的可觀增長后,注重節儉和購買重點的轉移將成為目前的主要潮流。盡管人們對于經濟未來走勢持樂觀的態度,但成熟市場的消費者對設備的更新更為謹慎,購買第二臺PC的動力相對不足。新興市場由于市場飽和率低,情況則稍好,但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區市場增長也有所減緩,增長率降低到5.6%,而中國市場則在經歷了2010年的大賣之后持續變冷。
IDC全球負責PC市場季度跟蹤報告的高級分析師Jay Chou說:“中東和日本局勢帶來的后果依然不明朗,但無疑會影響2011年的短期市場表現,市場在未來能否取得成功將取決于硬件廠商在簡單地宣傳硬件產品的特性之外,是否能夠明確傳達出更多的信息。‘計算能力夠用就好’已經成為不爭的現實,上網本就是第一個例證,而目前的平板電腦也是如此。宏觀經濟的影響可以為PC市場的潮起潮落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釋,但PC廠商真正需要嚴肅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產品帶來令人信服的用戶體驗,讓用戶覺得在添置新機器上的花費物有所值。"
IDC負責客戶端與顯示器市場研究的副總裁 Bob O'Donnell 說,“美國和全球PC市場將會繼續經歷一段艱難時期,我們預計這種情況將會持續到下個季度,但在今年后半年情況將開始有所改善。一季度市場增長比預期緩慢,因而并未緩解消費市場目前正面臨的挑戰。盡管人們很容易將PC市場的下滑完全歸咎于媒體平板設備市場的增長,但我們相信還有其它一些同樣重要的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發生,如PC產品壽命的延長以及PC產品缺乏新的激發消費者興趣的用戶體驗等。"
● 美國:在經歷了2010年大部分時間的強勁增長之后,由于受到最近兩年極為普遍的需求周期橡皮筋效應的影響,市場目前已經出現另一拐點。隨著消費重心的轉移,消費需求回落,出貨量與去年相比下降超過10%。
● 歐洲,中東以及非洲(EMEA):一季度PC出貨量縮減超出預期,部分是由于消費需求持續疲軟的結果。商業用戶也繼續保持謹慎,加上零售和分銷渠道持續保持高庫存,使大多數廠商本季度的“賣進”水平受到影響。2010年一季度雖然取得增長,但是在實現同比增長遇到困難的前提下,預計未來增長會受到抑制,市場需求未能保持在一個更為旺盛的水平,無法刺激三月份的“賣進”水平達到更高的層次。由于Sandy Bridge處理器召回而在渠道中產生的影響對出貨量的影響有限,但卻導致了部分訂單撤銷和延遲,從而導致了一些干擾。
● 日本:市場出貨量略低于預期,同比下滑15.9%。盡管由于公共部門項目的相對缺乏,對日本市場已經做出較為保守的預期,但是基于供應緊張和地震影響等因素,三月份大部分時間該地區市場仍處于掙扎之中。
● 亞太區(不含日本):2011年一季度出貨量僅增長5.6%,與2010年四季度的趨勢類似。盡管經歷了農歷新年旺季,中國市場出貨量增長仍未能達到兩位數。但其他主要市場的良好表現對此做出了一些彌補
惠普:與2010年一季度相比下滑2.8%。得益于拉丁美洲的強勁需求,惠普在大多數市場中都跑贏大市,但在亞太市場(不含日本)仍處于掙扎中。
● 戴爾:在其主要市場的銷量令人失望,美國消費市場需求暗淡,營業額不溫不火,但新興市場的闊步向前彌補了這種頹勢,這包括戴爾在中國市場取得的重大勝利。廠商表現略好于大市,銷量下滑1.8%。
● Acer:受到其最大的市場--歐洲、中東以及非洲持續動蕩的影響。此外,其依然受到迷你筆記本和整體消費需求下滑的影響,而這一空白仍有待于通過其即將上市的平板電腦加以填補。在美國,面對蘋果產品大賣,Acer也失去了自己的地位。
● 聯想:在大市中表現引人注目,出貨量增長16.3%。聯想繼續在亞太區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在其他市場也保持了有節制的渠道擴張。與2010年同季度相比,其臺式機和筆記本都呈兩位數增長。
● 東芝:2011年一季度增長3.8%。東芝堅定不移地將重點放在筆記本設計方面,而對迷你筆記本投入則相對不足,因而使其保持穩定增長。除了歐洲,中東以及非洲之外,東芝在其他市場均保持增長。
東莞禾聚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的五金沖壓和LED支架生產廠家,間接服務于PC市場HP,DELL,LENOVO等知名PC廠商。